悲慘世界:在這世上,沒有人是惡人

初次看到這部電影的片名時,我還感到有些疑惑,當下還以為法國又把這個故事重拍了一遍。但先撇開片名不談,這真的是一部相當震撼人心的作品,且是我今年目前為止看到的電影裡最精彩的,我在整個觀影結束後才驚覺它與歷史與現代是多麼的相似,且上映日期還適逢228連假,彷彿是在跟歷史前後呼應一般,不論是18世紀末動盪不安的法國,還是過去的台灣,甚至是去年的黃背心與香港,百年來的人類,始終沒有變。縱觀時事與作品後,我完全可以理解法國為何選擇這部作品參加奧斯卡最佳國際長片,同時也在今年的凱薩獎將其選為最佳影片,而非在各界聲浪較高的《燃燒女子的畫像》(法國人好像真的不怎麼喜歡),相比於後者,《悲慘世界》完全是齣跨界跨世紀的悲劇,此片作為導演拉德利的首部長片就有如此優秀的成績,令我非常期待他未來的發展。

悲慘世界1

談劇情前先說說它的攝影,攝影也是本作的特色之一,裡頭用了許多空拍的畫面,且在修羅場裡也常出現特意放大的特寫,使畫面形成張力及緊張感,這些皆是常使用在紀錄片裡的鏡頭,令全片呈現類紀錄片形式,讓此更為真實。

開場有些特別,非貧民窟也非任何的抗爭畫面,而是法國人在歡慶世足的場景,每一幕裡不論是黑人還是白人,不認識的人們齊聚一堂,彷彿世界沒有隔閡存在,接下來畫面卻切換至巡警與法國貧民窟,開始就能感受到劍拔弩張的氛圍,當地的種族衝突、警民對立,到處充斥著強烈的不信任感,與開場形成了強烈對比。而正因為這種氛圍,使得單純的竊案如滾雪球般地變化,如歷史般,一幕幕地上眼在我的眼前上演。

對我而言,戲裡諸多在貧民窟的橋段正是世上各種人吃人的寫照,對於活在大眾所定義的正常社會裡的人,是無法理解的,看著裡頭的衝突讓我不禁想起了去年電影《寄生上流》裡頭描述窮人的社會的橋段,就跟蟑螂的世界,你爭我搶,同樣的情況在《悲慘世界》裡再度上演,彷彿是窮人世界裡無法擺脫的枷鎖。

91473794_1343598485837460_3549898716204761088_n

劇情上這種兩面論述的手法跟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作品<悲慘世界>內容十分雷同,其片名也是根據此書名所取的,維克多的作品裡也少不了對反方內心戲的論述,電影在開始沒多久便提到了維克多雨果,戲中的場景、事件彷彿上演了一場現在版的<悲慘世界>。

結尾後勁十足,開放式的結局對這部作品來說最適合不過了,黑屏的那刻,我仍坐在位子上思考,在最後的橋段中,警察求救時,門後的男孩選擇把門鎖緊,這一個簡單的舉動,卻可能成為下個事件的開端,迫使仇恨不斷的延續輪迴,人性使仇恨開始蔓延,也令它看不見終點,歷史的道路上有著許多能夠使仇恨終結的選擇,但許多人依舊做出與男孩一模一樣的決定。此外,戲裡的各種問題衝突並非所謂的正邪的對立,沒有一個人是惡人,那戲中的「惡」又源自於何處呢?難道人類的世界本該是如此運作的嗎?導演拉德利將問題留給了觀眾,這個大哉問猶如最後一幕,究竟是警察會開槍?還是孩子手中的燃燒彈會先落地?還是….,老實說,我更期望是第三個答案,但這個答案對人類來說,是否太奢華了?因為我們活在一個不得不相互廝殺的世界啊!

片名:悲慘世界(Les Misérables)

年分:2019

導演:拉德利

國別:法國

演員:達米安博納(史蒂芬)、亞歷斯曼尼第(克里斯)、德傑里宗加(剛達)、以薩裴瑞卡(以薩)

本篇發表於 影評專欄 並標籤為 , , , , , , 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留言